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是“预防为主,远离卒中”,口号为“远离卒中,从健康生活开始”。目前,卒中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今天杨鹏飞教授从中医角度和大家谈脑卒中(脑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一、脑卒中的定义和治疗
定义特点
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以头晕头痛、肢麻、吐字不清,半身不遂为主,严重可影响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功能,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不同部位的脑卒中所导致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西医分类
缺血性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西医治疗思路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神经保护、降压及手术治疗等。
中医定义:中风——是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或气虚邪中而引起,出现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中医分型
中经络(意识清醒,预后较好)
1、肝阳暴亢
伴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汤加减
2、风痰瘀阻
伴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 活血通络
方药:息风化痰通络汤加减
3、痰热腑实
伴腹胀,便秘,咳痰或痰多,舌红或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4、气虚血瘀
伴面色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5、痰淤阻络
伴有纳呆、心悸、胸闷、气短、恶心欲呕,舌紫暗或红绛,有淤点或瘀斑,苔白腻,脉沉弦或弦滑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活血汤合二陈汤加减
中脏腑(有意识障碍,较重一般梗死面积较大或部位不好)
1、痰热内闭
起病急,神志昏迷,半身不遂,肢体强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红绛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
2、痰蒙清窍
伴痰声辘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
3、元气败脱
伴昏迷不醒,目合口张,呼吸短促或间歇止,肢体软瘫,手撒肢冷,周身冷湿,二便自遗,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血压下降。
治法:回阳救脱
方药:参附汤
中医治疗思路中医辩证论治,系该病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迫血行于脉外,重者闭塞清窍,蒙蔽心神。根本在于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在标属于风火痰湿淤夹杂,故治疗总以平肝潜阳、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清热化痰、醒神开窍为主。“风证”为引,“火证”见急,“淤证”贯穿始终。
二、脑卒中的危害和负担
脑卒中是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降低血压,控制血脂,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
国内外的防控经验都证实脑卒中“可防可控”。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
注意事项
1、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每天饮水要充足。
2、酌情量力运动,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3、克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久坐等)。
4、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中医根据体质建议脑卒中恢复期干预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均有淤血体质
缺血性脑卒中以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居多
出血性脑卒中以阳盛质、痰湿质居多
平素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理
可供预防的中药及食物:
常用中药:杜仲、田七、山楂、丹参、葛根、何首乌、决明子等
建议食物:芹菜、黑木耳、西瓜、绿豆、西红柿、海蜇、昆布、海带、绿茶等
推荐食疗方:
杞菊饮
【组成】枸杞子30g、菊花10g
【做法】两药煎水代茶饮
【适应症】滋阴补肾,疏风清肝,适于血压偏高,头晕目眩者
山楂降脂汤
【组成】生山楂15-30g
【做法】水煎服,每日两次,连服3-6周
【适应症】血脂高者,但胃酸过多或有胃溃疡者慎用
双耳羹
【组成】白木耳3钱、黑木耳3钱、冰糖适量
【做法】将木耳洗净,温水浸泡1小时,放炖锅中加入冰糖及适量清水,隔水文火炖煮1-2小时,吃木耳喝汤,每日一小碗。
【适应症】活血通脉,养血滋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平日大便不易成型者、患感冒者慎用。
· 完 ·
声明:以上处方,只针病例中的患者,不建议其他患者采纳,若无医嘱私下服用上面药方所发生的一切隐患均与本平台无关
,与中医专家杨鹏飞教授团队无关。
审稿人:杨鹏飞
编辑:何坤子
第1次校稿日:2019年10月30日
联系方式:13892860020
|